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规划   >   正文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规划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4-20

一、学科概况

(一)历史沿革

威尼斯9499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其历史可追溯更早。在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成立之前,老一代科学家就依托土壤学学科,培养土地资源方面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90年代初期,为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创办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于1993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生,1996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经过几年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于2003年被批准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2004年开始独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生。2006年被评为威尼斯9499校级重点学科。

(二)基本情况

1. 师资队伍

学科现有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0%以上;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其中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优秀骨干教师2人。人员队伍的年龄、职称、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2.人才培养

目前本学科在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5名,2015年授予硕士学位13名。

3. 科研机构与平台

学科拥有“国土资源部沿海经济带土地利用辽宁营口野外基地”和“土地资源研究所”等研究平台。并依托学院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东北耕地与保育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研究条件较为优越。

(三)近五年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

学科成立以来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深入研究各个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依托传统土壤学专业优势,长期注重土地资源特性,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研究;长期注重跟踪国内外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动态,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较高的研究水平。

1. 科研项目

本学科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题 15 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3 项,省(部)课题 3 项,市(厅)级课题 9 项。科研总经费 400万元,本学科点高级职称教师人均科研经费 100万元左右 。

2.科研获奖

本学科近五年获得的科技奖励 9 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辽宁省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8项。

3.人才培养

本学科近五年培养硕士研究生60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虽然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数量较多,但是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较少,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人次不多。

4.发表论文

本学科近五年来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 5 篇,CSSCI收录20篇。

5.学术活动

8人次参加在德国、法国、波兰、美国及韩国等国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有20人次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会议。

(四)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应看到在学科建设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严重制约着学科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有:(1)高水平人才少、大课题少、大成果少;(2)基础研究弱,发表论文水平与档次低;(3)竞争与危机意识差,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4)对外交流不够紧密,很多重要科研课题参加不进去。

二、学科建设总体思路

(一)建设思路

坚持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特色为中心,既注重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又保持研究方向坚持相对稳定,出科研成果、出人才、服务社会出效益,不断提高学科竞争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二)总体目标

经过5年的努力,把本学科建设成为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学术特色鲜明、设备条件先进、综合实力较强、在东北有重要影响,使其成为辽宁省本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研发中心。

三、建设目标

(一)学术方向凝练

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经学校批准,本学科现设置2个研究方向,即土地利用工程和土地经济与管理。这些将成为今后本学科的重点建设研究方向。

土地利用工程: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改善土地质量、提升土地效能和优化土地生态环境的工程技术措施总和。包括土地整治、土地复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保护等

土地经济与管理:本方向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土地制度和政策、房地产经营和管理等。

(二)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使学科队伍稳定在15人左右,其中新引进高层次人才4-5人,选派到国外进修年轻教师5人。

(三)科学研究

进一步凝练研究重点,拓展研究方向,强化特色学术思想,巩固优势研究领域,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建设省级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平台。积极争取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以上,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上,获得科研总经费500万元以上;出版专著3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00篇以上,其中SCIEICSSCI收录50篇以上;获得省级奖励1项以上。

(四)条件建设

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规划期内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强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辽宁省土地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沿海经济带土地利用辽宁营口野外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完善本学科已有的科研与教学基地建设,争取与国土资源厅联合成立省级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研发中心。

(五)人才培养

要把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造性人才作为本学科的主要建设目标之一。稳定研究生招生数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在校生规模稳定在35-40个左右(每年招收10-15人)。以加强研究生开题报告管理和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为突破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学术交流

规划期内,承办或举办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2-3次,选派10人次教师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在学科内部,继续坚持经常性的灵活多样的Seminar制度,把活跃学术气氛、研究生培养、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一步扩大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选派优秀骨干教师2-3人到国外留学、合作研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3-5人到国内著名高等学校进修。

(七)社会服务

围绕东北需求,重点开展辽宁省省域土地资源评价和耕地保护、工矿废弃地的修复与整治等方面的研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培养急需的高级人才,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科注重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服务社会,为地方发展经济、交流学术和繁荣文化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与相关研究领域的职能部门建立广泛联系,为政府制定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政策及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决策和咨询。

四、保障措施

(一)凝练学科方向,明确研究重点

将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整合为土地利用工程和土地经济与管理2个研究方向,以解决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突出特色,形成优势,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在“土地利用工程”方面,研究改善土地质量、提升土地效能和优化土地生态环境的工程技术措施总和。包括土地开发工程、土地整理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土地防护工程、土地整治、土地生态景观等工程;在“土地经济与管理”方面,重点研究土地资源开发与环境建设过程中的经济规律,重点研究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机制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反作用规律,探讨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所表现的资产特性及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规律。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的学术团队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本学科按上述方向组建2个创新团队。要解放思想,利用好方方面面有利政策,引进与培养并重。培养的主要措施有:①积极鼓励、推荐和派送中青年教师出国或到国内重点大学进修或合作研究;②及早为青年教师指定科研方向,使之尽快融入科研团队;③资助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对于获得科研成果奖励的个人和优秀论文的作者给予奖励;④对于优秀人才在进行重点培养的同时,让他们担任课题组重要任务,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重要作用;⑤对于出国留学人员,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为其解决家庭困难;对于调入和引进的人才,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⑥根据学校政策,积极创造条件,让中青年教师破格晋升职称,创造中青年学术英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条件;⑦要按研究方向做好团队组织工作,从人员、科研条件等多方面考虑,逐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团队。

(三)利用现有条件,深入开展创新研究

学科将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和国土资源部沿海经济带土地利用辽宁营口野外基地等建设资金,改善仪器设备条件,争取搭建大的科研平台,减少浪费,多方共享有限条件,提高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能力与监测水平。为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解决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重点开展基于耕地资源内涵、系统特征和多功能性的耕地资源利用、保护与建设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并开展辽宁省耕地资源利用、保护与建设实践研究。力求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理论与方法创新的耕地资源利用、保护与建设研究方向。

(四)注重人才培养,铸就学科建设的坚强后盾

学科将通过引进和培养并重方式,大力引进4-5名以上优秀人才,并选派5名以上青年教师到国外深造、到国内兄弟院校进修,提高人才队伍整体业务水平;鼓励学科成员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编著国家级规划教材。

(五)加强对外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和扩大社会影响

对外交流少、了解国内外学科建设与学术活动动态不充分,缺少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是限制本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为此,要更新观念,提高对学术交流、加强对外联系重要性的认识。要舍得花资金、花时间、花力气,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学科将主动承办会议、搭建平台,开创对外交流的新局面。

(六)提高认识,把学科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学科内的所有成员都要认识到建设学科人人有责,发展学科人人都要贡献力量。要以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为荣,以不能为学科做出贡献为耻。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考核、职称评聘等机会,营造氛围,鼓励每一位教职工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为学科发展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Copyright © 2001-2011 威尼斯9499 - App Store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邮编:110866